数字疗法“探索人类大脑”
2021-09-02 行业新闻

新闻来源:腾讯网

心理健康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市场需求巨大;而数字疗法的兴起,则为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爱方式。

从患病的人数来看,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为9.32%。从病种来看,焦虑障碍为构成精神障碍的五类主要疾病的最高一类,为4.98%,其次为4.06%的心境障碍。此外,毒品也是造成人体精神系统受损的一大原因,预估实际吸毒人群已超过1000万人,精神健康影响人数广泛。

数字疗法是一种经过临床验证的严肃诊疗手段,是由软件及算法驱动,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获取使用的关爱评估产品。

在资本市场上,精神科数字疗法企业也备受青睐,知名机构入场、融资轮次的后移、单笔融资过亿已成常态。

Pear Therapeutics是全球第一家获得FDA批准的数字疗法处方的精神医学公司,2015年获得首轮融资后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2.34亿美元,淡马锡控股和软银均有领投。Akili专于认知障碍领域,于2020年6月获得了FDA的突破性创新器械认证,是数字疗法联盟的创始企业之一,已经完成由淡马锡领投的C轮融资,总融资资金达到了1.409亿美元。

除了资本押注精神科数字疗法外,数字疗法可以与药物配合使用的自然属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型制药公司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为自身生态圈增量的兴趣。如瑞士制药商诺华制药参与了Pear Therapeutics在2018年的每一轮融资,金额总计7000万美元;武田制药、Orexo等知名上市制药企业也都纷纷布局数字疗法领域。

国外数字疗法正如火如荼。可喜的是,无论是从庞大的疾病诊疗患者基数来看,还是从移动网络智能设备来看,我国的数字疗法市场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觑。

成瘾产品经过前期上万例数据积累,已建立了完整的数据模型和患者的学习曲线,基于此建立的自适应算法能够对患者推送不同的干预内容,从而实现精准干预。在戒毒人员的对照实验中,有效地降低了针对毒瘾的注意偏向,提升了对毒品的抵抗能力;认知产品方面,通过积累的数据和自适应算法模型,也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被试人员有效提升了记忆力水平,改善了认知情况。

近年来,由于抑郁导致的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带来了诸多家庭和社会不幸。抑郁往往带有很强的隐蔽性,一种情况是抑郁患者可能并不希望让他人知道自身的自杀倾向,另一情况是抑郁患者不愿意被他人知晓自己的病情、不愿意去寻求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干预。这样的情况带来的是,在评估端原有的主观方式难以识别出真正有自杀危机的抑郁患者,在干预端有很多患者并没有被覆盖到。

针对上述两个难点,基于脑电数据的客观评估系统、和基于在线认知行为疗法的移动端数字疗法产品需求量很大。以数字疗法为例,基于手机的移动APP,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动画、视频、声音、交互训练等),来实现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关爱。这样的产品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增强患者参与度和依从性,自带的便捷和私密属性,也能降低患者压力,提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