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心理健康数字疗法价值趋势报告2016-2020
2021-09-01 行业新闻

一、主要观点

全球数字心理健康领域近五年来发展活跃,成立较早的企业中已经有一批公司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同时,新兴初创公司、创新商业模式依然层出不穷。

2020年数字心理健康领域发生44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9.07亿美元,同比增加52%;而单笔融资平均融资金额已达2000万美元,约2019年的2倍。

在数字心理健康细分赛道中,数字疗法公司在初创企业的占比最高;而远程医疗平台的融资进程最为顺畅,国外2B模式最易跑通,目前已有6家企业走到D轮。

数字心理健康赛道在中国仍然是一片蓝海,创业公司整体数量参与不多,且企业大多在发展初期。

2020年数字心理健康最新融资趋势:面向雇主的企业发展迅速;冥想类APP受到追捧。


二、2016年-2020年全球心理健康融资变化趋势

数字心理健康-产业概述

《2018年中国新消费时代发展概况》显示,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化,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对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医学治疗的形式受到了越发的 关注。随着近年来数字健康产业的兴起,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其成为了数字健康创新的一大根据地。

根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过融资纪录的、为抑郁症、自闭症、压力、睡眠障碍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数字心理健康公司已经达到近200家。


全球心理健康2016-2020年融资事件和金额变化趋势

全球数字心理健康领域近五年投融资事件与金额变化反映出有两大趋势:

一是该领域初创公司的融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每年保持在5 0起融资左右的稳定局面。这种趋势的背后,一方面是Lyra等成立较早的企业逐步崭露头角,使资本对其保持着持续的吸引力,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定位更鲜明、颗粒度更细的心理健康创业新方向不断涌现,心理健康数字疗法市场仍存在许多空间;

二是心理健康初创公司在近5年取得了较快发展,在2020年企业平均融资金额甚至同比成倍增加。随着平均融资金额的不断增加,企业商业模式的成熟度也在不断升级。


全球2016-2020心理健康企业融资轮次变化趋势

整体而言,根据心理健康领域公司所处轮次判断该领域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暂无公司上市,种子轮到-A轮的公司占比超过60%,企业最远走到D轮。

天使轮和A轮公司占比最多。并且五年来,早期阶段的融资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猛下降,全球心理健康领域的公司创新依然较为活跃,但在现阶段完成早期融资的公司往往选择了差异化发展,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发展,比如今年完成天使轮或种子轮融资的三家初创公司:针对儿童的Enable My Child、针对性别认知障碍的Real和面向LGBT人群的Henry Health。


心理健康产业完成D轮融资的企业

这六家企业都属于远程医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或者构建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络平台和服务。这表明目前的线上咨询平台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更受资本的青睐。

融资总额最高的Lyra Health成立于2015年,并且在当年获得两笔融资,Talkspace也在成立后不久获得多笔小额融资,说明市场对线上咨询平台需求较大,发展更快。


全球心理健康企业投融资细分赛道交易轮次

在细分赛道中,数字疗法公司在心理健康初创企业的比重最高。对数字疗法而言,心理健康也是除糖尿病以外,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数字治疗最易切入的第二个重要阵地。目前,数字疗法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如Pear Therapeutics(C轮)的数字疗法Somryst已经获得FDA 510(K)许可,主要是由算法驱动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来治疗失眠症状。

其次,心理健康远程医疗平台的融资进程目前来看最为顺利,6家公司完成D轮融资(Lyra Health、Quartet Health、Talkspace、Ginger、Able To和Presence Learning)不管是2B还是2C服务,这类公司均有明确的消费者和支付方,商业模式更为清晰。


中国心理健康2016-2020年融资事件和金额变化趋势

相比国外,中国在数字心理健康的创新显得不温不火,每年不到20起融资事件。尤其是在疫情之下的今年,国外的心理健康融资依然火热,但似乎并没有在国内激起同样的浪花,2020年我国仅有2起相关融资事件(万灵盘古、好心情和慧创医疗)。

此外,国内心理健康交易的平均融资金额也控制在1-2百万美元,但2020年好心情1.2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打破了国内心理健康融资发展的平稳趋势。好心情成立于2016年,聚焦于中枢神经领域,主要利用智能化诊疗系统和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向有精神心理类疾病的用户提供智慧的康复管理和在线医疗服务。面对国内精神科医生数量稀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痛点,好心情平台拥有国内70%的医生资源,用户月活10万,2019年的营收近3亿。

目前,大部分中国数字心理健康公司仍然停留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融资轮次最领先的企业也仅仅停留在B轮(Sleepace、匙悟科技、大米和小米、冰寒科技、壹心理、蜗牛睡眠和东方启音);大部分公司停留在A轮融资阶段。这表明我国数字心理健康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强势的头部企业尚未凸显,还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心理健康融资趋势2020(1):面向雇主的心理健康公司发展迅速

截止2020年10月,全球已经有8家面向雇主的心理健康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Lyra Health和Ginger已完成D轮融资。

面向企业的产品则主要以企业员工福利的方式提供,由企业购买服务、雇员选择使用。此前已经有 Quartet、Ta l k s p a c e完成D轮融资。这类公司发展迅速,可以看出商业模式之强体现在B端用户的多元与稳定,无论是融资轮次还是用户规模,等从雇主、健康计划、医疗机构切入的企业都更能获取竞争优势。

然而,国内职场与心理健康市场目前的发展格局截然不同,企业作为服务购买方的2B商业模式在短期内看来或许难以实现。


心理健康融资趋势2020(2):冥想类APP崛起,解决普通人的心理需求

当国内心理健康服务还把目光聚焦在心理咨询时,国外心理健康却走出了另外一条路径。Statista数据显示,美国冥想市场规模在 2017 年达到了 12 亿美元,并预计在 2022 年达到 20 亿美元。截止今年10月,全球就已经发生6起冥想类融资事件,其中冥想头部企业Headspace已经完成2轮总计超1亿美元融资。

国内方面,Knowyourself、潮汐、Now等公司是目前国内布局较早、市场占有率稍高的冥想企业。但Calm、Headspace等超级应用的诞生和硅谷大佬们的带动作用分不开。但国内市场来看,冥想这一市场仍然不温不火。